)记者从水利部获悉,7月7日8时太湖水位达到4.25米,太湖局发布洪水黄色预警。面对梅汛期严峻的防汛大考,水利部太湖局会同流域内江苏、浙江、上海等省市提前部署、密切配合、积极应对,打好主动战、下好先手棋。在各方努力下,目前太湖汛情总体平稳。
记者早前曾报道,入梅以来,太湖流域出现多场持续时间长、影响范围广、强度大的降雨过程,受其影响太湖水位于6月28日涨至3.80米的警戒水位,太湖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。7月4日,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(以下简称“太湖局”)将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。
面对来势汹涌的洪水过程,太湖局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,强化监测预报预警,加密会商研判,科学调度流域骨干水利工程。
坚持未雨绸缪,超前谋划超标洪水防御
今年以来,太湖局始终秉持“两个坚持、三个转变”的重要理念,坚持把“防”的工作关口前移。汛前,克服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,按照防御流域历史大洪水的最不利情景,提前组织编制了《太湖流域大洪水应对措施》《太湖超标洪水防御预案》和超标洪水防御作战图,并开展了超标洪水防御培训演练,做好超标洪水防御准备。
坚持依规调度,提前预降太湖水位
事实上,今年的太湖防洪保卫战早在年初就已经提前打响。今年前期太湖流域降雨持续偏多,连续遭遇冬汛和春汛。1月流域降雨量是常年的2.1倍,1月30日太湖水位最高涨至3.41米,位列1954年来历史同期第2位。太湖局严格执行《太湖流域洪水与水量调度方案》,提前调度流域骨干水利工程,累计排太湖水14.1亿立方米,相当于太湖0.6米蓄水量,成功在汛前将太湖水位降至防洪控制水位(3.10米),为迎梅度汛腾出了充足的库容,为防御可能的流域大洪水赢得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