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《指导意见》将是今后一段时间指导我国生物天然气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,对产业的起步和有序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。” 生物质能产业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大勇说。“多部委联合发文,更有利于后续配套政策的落地,使政策的执行效能大幅提升,避免以往的‘政出多门,相互掣肘’现象发生。”张大勇说,一句话,在政策层面,国家支持生物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大门已经敞开。
我国生物天然气资源丰富,每年可收集农作物秸秆量近9亿吨,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每年产生污粪20.5亿吨,年产出餐厨垃圾2.5亿吨。
据中科院院士、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所在的研究团队估测,我国生物天然气中长期有年产4000亿立方米的潜力,相当于2018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的1.4倍,中近期也有每年2000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。对于生物天然气生产潜力的估测,在业内有众多不同版本,数据差异较大,但年产生物质天然气潜力在500亿立方米以上是基本共识。
“从生物天然气的概念产生到今天大约10年时间,国家2015年正式明确生物天然气是沼气产业的转型升级方向,到今天不过4年时间。”石元春表示,应该说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,未来发展潜力巨大。
从目前已经运行的生物天然气项目来看,中广核集团的新疆呼图壁项目和河北衡水项目,表现较为突出,具有一定示范意义。前者是国内首个建成投产的生物天然气项目,后者是全国也是亚洲最大的生物天然气项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