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曾说:在任何时候都不放弃对任何人传播。
他还说,没有第一时间抢占消费者心智,就是在裸奔。
以上所述,正是广告的重要性。
可口可乐每年要花费40亿美元投放各种广告,耐克投放给微信小游戏《跳一跳》的广告费是2000万元,宝洁与联合利华引领了个人护理行业每年400亿美元以上的广告投放……
对绝大多数领域,广告带来品牌,品牌重视广告。
TOP100小组整理了中国内地大消费类上市公司2018上半年的广告及推广数据,发现这些行业佼佼者的平均广告投放过亿,达到1.0454亿元。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60%上市公司2017年的全年净利润。
(以GICS行业分类法为背景,大消费类公司涉及行业包括:汽车与汽车零部件、耐用消费品与服装、消费者服务、媒体II、零售业、食品与主要用品销售、饮料、烟草、家庭与个人用品、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、制药、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,共1115家公司。)
2018年上半年,广告费投放前10的内地大消费类上市公司如下:
贵州茅台“一瓶难求”,可是它的上半年广告投放也达到近20亿元。
广告投放大王伊利股份上半年投放额就达到近60亿元——而在2017年全年,只有76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超过60亿元,其中伊利股份刚过60亿元,相当于全年利润打半年广告。
当然,广告投放越多,不一定广告效果越好。
为合理评定2018上半年大消费类公司的“广告大王”,TOP100小组使用了“广告效益”这一指标,以此作为排名依据。
广告效益的计算公式翻译成白话,就是“每1元广告费对应的营业收入”。
同时,为增强排行榜的质量与说服力,TOP100小组限定了以下条件:
限定1 只对财报公示了广告及推广费用的大消费类公司进行排名,合计876家。
限定2 在限定条件1下,只对广告投放超过1.0454亿元(平均广告投放)的大消费类公司进行排名,合计149家。
限定3 在限定条件1和2下,只对归母扣非净利润>0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>0的公司进行排名,合计102家。
于是,我们得到了如下榜单(轻触图片可查看大图):
由榜单可知,2018年上半年,广告大王归属永辉超市,每1元广告投放可换得近133元营收,其典型广告形式为超市传单。
TOP 2为双汇发展,每1元广告费换得近128元营收,其典型广告形式为电视广告。
TOP 3为长城汽车,每1元广告费换得近80元营收,其典型广告形式为电视广告、网络广告、期刊软广。
在“广告效益”的综合排名下,广告投放TOP 1伊利股份仅列第65名,广告投放TOP 2上汽集团与TOP 3苏宁易购都由于经营性现金流为负被排出榜单。
趋势分析: 期刊广告降幅缩小,将迎复苏。
此外,通过资料整合与自有数据分析,TOP100小组还对整个中国广告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。
近年来,即使行业正在转型,中国的娱乐及媒体市场增长率也保持稳定。据普华永道分析,未来5年中其收入预计将以7.2%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1010亿美元,并达到3430亿美元。其中,互联网视频和互联网广告最具获利,相应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6.3%和11.8%。同时,数字化发展势头不减,2017年数字化业务营收已占行业收入的近60%,预计未来5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9.4%。